日 星期

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浅议青浦经验在我校课堂教学中的观照——以本学期工作室课堂教学为例
发布日期:2018-06-11    作者:东方中学

今年是青浦教学实验40年,顾泠沅主持的青浦教学实验从数学学科开始,将一学科发展到多学科,从一育拓展到多育,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摸索,人们终于回归到一个共识:基础教育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在这样的背景下,结合工作室安排,本学期我们开展了题为《探寻课堂教学的本真——新时代背景下“青浦经验”在课堂教学中的传承和发扬》的课堂教学实践,通过见证课堂,探索青浦经验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那些传承和发展,观照青浦经验在我校课堂教学中点滴,回归原点探寻课堂教学的本真是什么。本次听课发生在两个时间段,一段在期中考试前的3月份的进行,一段则在5月份进行,3月份由7位日曌东方的老师上示范课,听课人数共134人,第二阶段有8位日出东方工作室老师上课,听课人数为188人,其中吴亦多老师的区级课有80外校人员听课。共56人写了听课书面体会,听课人次共322人。现对本次活动做一个简要回顾。

一、变式教学深入课堂

本次活动,15位老师上课给人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变式教学已扎根于东方中学老师课堂教学,尤其是理科老师。变式教学是在教学中使学生确切掌握概念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在教学中用不同的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直观强调强化概念),或变换同类事物非本质特征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通过“混淆视听”,“以假乱真”,“似是而非”,明晰概念)。通过教学中改变某一个初始问题成为一个铺垫,或者通过改变条件、改变结论和推广结论来拓展初始问题,或以同一问题的不同解法过程作为变式,形成一个问题的多种解法,从而联结各种不同的解决方法,或是有同一方法解决多种问题,将某种特定的方法用于解决一类相似的问题。上述这些青浦经验在叶老师的全等三角形复习、张老师的梯形课和冯老师的物理练习课上体现得很充分、演绎得很到位,必需说明的是到目前为止我听过的数学共20节中,(冯雪莲、沈丽、朱妮、王慧萍和陈璐他们的课听过两次),青浦经验中关于变式教学的运用在老师的课中都在自觉或者说不自觉地体现,而且越到毕业班由于内容的扩充和学生知识量的增加这种变式更有“嚼劲”,这种体现最为直接的是表现在习题的精妙的设计,这些精良的教学课件,令人叹为观止的例题和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体现了多媒体技术在现代课堂中重要性,关于这一点恐怕是教研组历年来集体备课和个人个性化修改的结晶,我想对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教研组是否可以进一步研究,建立一个类似题库一样的资源库,把这些精品在以后的教学实践再次精加工,让后来的老师可分享集体的成果。另外,令人欣慰的是在变式教学的过程中并不总是老师“变”学生练,而是在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也来变,学生来练,这种高位的学生自主变式尽管在课堂教学中所占比例不多,但无疑是今后课堂教学中应以培育的,它对学生的自信心的培养和创造性张扬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知识结构走进课堂

在《变革的见证——顾泠沅与青浦教学实验30年》一书中说“第二,结构化的知识是记忆的支柱,可以抗拒遗忘;第三,结构化的知识便于联想,具有迁移的活力”,知识的结构化是指将逐渐积累起来的知识加以归纳和整理,使之条理化、纲领化,做到纲举目张。人的知识是逐渐积累的,但在头脑中不应该总是无序的堆积,应该是科学的分类(连垃圾都要分类更何况是知识!)。心理学研究标明,学优生和后进生的知识组织存在明显差异,优生头脑中的知识是有组织、有系统的,知识点按层次排列,而且知识点之间有内在联系,具有结构层次性。而学困生头脑中的知识则水平排列,是零散和孤立的。高明的老师善于把每节课(或者多节课)逐渐积累起来的知识加以归纳和整理,使之条理化、结构化、纲领化,做到纲举目张,这就是将知识结构化的过程,这个过程结束以后呈现给学生就是结构化的知识。本次课堂教学中丁老师所呈现的记叙文起步16讲为学生提供了一份结构化知识的饕餮盛宴,还有像堵老师的知识结构框图等都引起了评课老师好评,本次开课活动中大家都尽可能地把散点的知识归纳成为一个个结构的知识,这个亮点是契合了青浦经验,当然,由于学科、教学内容等因素也许我们不可能每节课都有一张漂亮的知识结构图呈现给学生,但是我以为以下三点老师可以必须关注:一是要有将所授知识结构化的意识,有意为之和无意之举所产生的效能是大不相同的,所以能否把知识结构化的过程作为我们教学中一种常态,做到有所请进,有所突破。第二,前已所述,我们不可能每节课来一张知识结构图,但每节课总要有个小结,其实这个小结就是微结构的过程,一个个的知识微结构可为以后的总体结构带来便利,这是不是可以在每节课堂有所考虑。第三,一般而言毕业班的复习课可以多用一些这种教学方法。其实老师在知识的结构化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反思的过程,诸如如何从上到下知识建立一个合理的逻辑,在这个逻辑下,建立知识的分类目录和标签,并将有联系的知识进行关联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化。

三、人性化教学融入课堂

所谓的人性化教学就是以人为本的教学,据我所知很长一段时间青浦经验中没有出现“以人为本”的提法,只是近几年有了以人为本以学定教一说,这种提法的出现我认为或许就是青浦经验的发展,其实青浦经验中的情意原理、序进原理、活动原理和反馈原理这四条大家耳熟能详的教学策略都体现了对人性的尊重,闪耀着人性化教学的光芒。我以为情意原理恐怕比较侧重于人的心理层面,比如学生兴趣、动机、情感、意志等大多属于非智力因素,当然,有情有意(义)的教学是合人性的。后面三个原理侧重于人的认知规律的,知识技能的掌握就应该循序渐进、活动发展和反思提升,关注这三个原理,运用好这三个原理就是人性化的教学,就可以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因为它是合规律的是符合人性中认知规律的,否则就是逆规律的教学,无人性的教学!本次活动中吴亦多、金怡两位老师的两节低年级英语阅读,通过图片和猜谜等情景的设置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兴趣的催动下,同学有了迫切想知道下面内容的期待,(情景催生兴趣,兴趣产生期待,期待激发动力)然后通过提问推进、层层深入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汲取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登堂入室。青浦经验中关于四大原理的运用老师在评课的书面材料中也多有提及,诸如沈燕老师的初三语法复习,陈燕老师和金世怡老师的两节语文课都很好地践行了青浦经验。我觉得人性化教学除了能把青浦经验运用于课堂教学之外,还有两点必须提一下,一是所有开课老师课堂单位时间的利用率都很高。时间就是生命,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上课时间是学生生命中黄金时间,不浪费一分钟上课课堂就是对学生的生命的负责,也是人性的体现,本次活动所有老师的课上得流畅,不能说字字珠玑但确保没有偏离教学的无用的语言出现。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你时刻也不能忘记,你施加影响的主要手段是语言,你是通过语言去打动学生的理智和心灵的。”,我以为教师的语言艺术最基本的就是把话说清楚话,说有用的话,这一点我们做到了!第二,在本次评课中有多位老师提到了教师的教态,对老师上课中良好的精神状态、幽默风趣的语言、对学生的亲和力等都称赞有加。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老师关注教态,其主要原因是老师的教态给人印象深刻。教态的呈现其实一种人性化教学的体现,良好的教态体现教师的人格修养、高尚人性,这种人性也将感染学生,使学生如沐春风。行文至此我觉得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青浦经验中的四条原理体现了人性化教学,人性化教学不仅仅是四条原理。那么是否可以推出,本学期工作室的课堂教学实践了青浦实验中的四条原理,且更有突破四条原理的人性化教学。

我以为用青浦经验观照本学期工作室的课堂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机械的对照,考察我做了吗和做得如何?,还要更全面地发现和挖掘课堂教学当中所有的亮点,加以发扬,其实青浦经验也是在不断地发展的,它的内涵和外延也是不断地扩充的,因此寻求课堂教学的应然之道是多方面、多角度的,这样的课才是立体的全面的。本学期听了沈苏明老师的一节篮球课,有一个细节我颇为感触(事后我也与多位老师谈到)。情景是上课结束前所有的同学一人一球四列横队集中,老师要进行总结,此时沈老师把装球的车放在横队的第一位同学旁,然后这个同学把球放在车内第二个同学把球传给第一位同学让他再把球放在车里,这样就像老鼠接尾巴一样,通过传球不一会同学就把手中的球都有次序放进了车里,防止了大家乱哄哄地你一我一个的把放球的现象,保证了课堂纪律,同时又可以练习一下传球。这个很小很小的细节体现平时老师对同学习惯养成的培养,和对课堂教学的完整的认识,类似这样的细节,这样的亮点,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还有许多,它们或许与青浦经验的距离有点远,但是体现了老师的教学功力,是我们应该关注、大力提倡和学习的,见证课堂、见证变革、见证青浦经验为的是在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做出更大的贡献。

丁永禄    2018.6.11


分享到:
相关信息

上海市青浦区东方中学  版权所有  沪ICP备09052636号-20

地址:青浦区浦仓路88号   电话:021-59722654

技术支持:青浦教育信息中心